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逆水行周 >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七十三章 血与火
    当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消失在地平线,骑兵们正好将一堆堆马粪点燃,这些马粪都是战马“现拉”的,不容易点燃,但掺以干草和火药,一点火就容易烧起来。

    一股股带着腥臭味的烟雾从马粪堆里升起,被西北风裹挟着,飘往下风向数十步外的车阵。

    马粪堆北面二十余步处,士兵们已将特制的大弩组装好,共计五十五架,这些大弩可拆分为弩床、弩臂、弩弦三部分,方便携带,组装起来也很方便。

    如此大弩可以发射箭矢,但此时要发射的却是数斤重的轰天雷,射程将近百步,正好在敌军弓箭手有效攻击范围之外。

    而大弩所用轰天雷的火捻是特定长度,既能确保大多数轰天雷不会在半空中就提前爆炸,也能确保大部分轰天雷落地之后很快就会爆炸。

    一架大弩要由四名身强力壮的士兵来操作,其中就包括上弦,要操作五十五架大弩,至少得二百二十名士兵,而在大弩的后面,是一筐筐特制轰天雷。

    一切准备就绪,第一轮发射的却不是轰天雷,而是沾了火油的火弹,当重量和轰天雷差不多的火弹被人点燃之后,随着一声令下,操弩手们奋力砸下机括,呼啸声起,大量火球窜了出去。

    这些火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就像流星划过天际般,留下闪亮的轨迹最后坠落地面,有的火球落在野地里,有的则落在敌军车阵内。

    闪烁的火光,映衬出一片漆黑的敌军车阵轮廓,第二、第三轮火弹射出,将车阵的轮廓映衬得愈发明显,操弩手们透过马粪烟雾观察目标,将大弩微调之后,开始发射轰天雷。

    绵延不绝的惊雷在旷野里炸响,在一轮又一轮的轰天雷攻击下,敌军车阵被火光和浓烟笼罩,依稀可以看见火光之中有慌乱的人影,还能听到各种喧嚣声。

    也许是敌兵被炸得东歪西倒,也许是敌兵忙着救火,也许是敌兵忙着修补破损的马车,这样的场景对于进攻方的将士来说十分美妙。

    他们根本不用和敌人接战,只是静静地守在百步之外,看着己方大弩肆无忌惮攻击车阵,如果有敌兵妄图做困兽斗,偷偷摸出来试图反击,他们就会让其有来无回。

    车阵里的火光渐渐变大,映红了夜空,也映亮了尉迟惇的双眼,他看着眼前这一幕,想起了大半年前的柴村。

    那一战,他手上有将近两万骑兵,而困守柴村的敌人大多以步兵为主,本来他不可能输,最后却输了,仔细一想,最大的问题在于轰天雷带少了。

    因为轰天雷不足,无法快速攻坚,所以尉迟惇当时只能让骑兵们下马步行进攻,以回环连打的方式进攻柴村,结果被好整以暇的敌人予以大量杀伤。

    不仅如此,对方还寻着机会列阵冲出来,借着各种障碍,再次将尉迟惇所派骑兵打得伤亡惨重。

    想到那一场惨败,尉迟惇就气得咬牙切齿,他吃了一次亏,就绝不会再吃第二次,此次作战,他特地命工匠打造可拆卸、组装并便于携带的大弩,就是要对付龟缩据守的敌兵。

    还让士兵冒着风险,携带大量特制轰天雷行军,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将乌龟壳敲开。

    一个数斤重的轰天雷杀伤力有限,甚至还炸不死近在咫尺的人,但却能炸断敌人的手指,炸伤敌人的身躯,炸瞎敌人的眼睛,还能震得对方口鼻出血,让其丧失作战能力。

    轰天雷爆炸时产生的火焰,还能点燃敌人的衣物,点燃马车、营地里的易燃之物,为了给宇文温一个惊喜,尉迟惇可是投入了血本,消耗了许多火药制作这种特制尺寸的轰天雷。

    尉迟惇不相信急着赶路的敌军会带着大弩,对方即便赶制投石机,仓促间也不可能赶制出多少来,所以此时只能挨打而不能还手。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敌军车阵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反击,任由轰天雷、火弹一波一波的落在车阵里爆炸、燃烧,毫无还手之力。

    看着敌人的惨状,尉迟惇快意非常,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就这么让大弩不断攻击敌阵,持续整整一个晚上,待得天亮时就能直接打扫战场。

    仔细看看遍地残肢断臂之中,有没有宇文温的尸体。

    然而轰天雷的数量有限,不可能支撑整晚的进攻,所以还得靠士兵浴血奋战来解决对方。

    燃烧的马粪堆渐渐熄火,烟雾变小,号角声、鼓声响起,早已准备就绪的骁勇们开始向敌军车阵靠近,作为先登、陷阵,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车阵发动进攻。

    围师必阙,独留南面不进攻,正是为了瓦解敌兵的斗志,当对方承受不住猛攻时,总会有士兵率先往没被攻击的南面出逃,有一有二就有三,然后就是全军崩溃。

    双方距离缩短到五十步,大弩停止发射轰天雷,车阵内忽然响起号角声,随后弓弦声起,箭如雨下,正接近车阵的骁勇拿着盾牌和临时赶制的大盾,明对方汲取了柴村之败的教训。

    柴村之战,虎林军用过多种防御手段御敌,其中就包括铁丝网,而对方用铁爪来扒铁丝网,明显是有备而来,这个时代的人只是见识没他多,但并不代表对方蠢。

    即便如此,宇文温也不慌,敌人数量上占优势,进攻如同波涛一般一浪接一浪,而己方车阵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身处险境的宇文温依旧不慌不忙。

    用各类杂物拼凑起的第二圈防线已经构建完毕,如果敌人突破车阵,那么他就收缩兵力在第二防线继续熬,不过在那之前,得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中军所在的土丘上,丘顶搭起了一个简易木台,既可以作为瞭望台,也可以作为法坛。

    木台的东南西北四角已经点起火把,使得木台在黑夜之中十分显眼,周围数百步距离内,人们都能注意到这个木台。

    一脸正气的王道长,右手桃木七星剑、左手鎏金摄魂铃,身着道袍、头戴紫金冠,踏着天罡步,向木台上走去,其身后紧随左右护法,是为“吃枣鸡”、“药丸蛋”。

    锣鼓声起,在震天的喊声中,在闪烁的火光中,在众目睽睽之下,王道长登坛作法,要借来昊天上帝的无上神 威,一举破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