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魏王侯 > 章节目录 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动
    徐演达和魏九真,魏九如兄弟,一并到徐演仁家来拜访。

    徐演仁之子徐行伟尚在燕京,也有可能到蓟州或平州一带,甚至跟随大军出征,又有消息说其在平岛征调监督海盗自海上运粮运兵,所以也有可能在平岛。

    徐行伟考武进士试,名次在前,已经授给营统制,致果校尉,云骑尉,在本朝武官序列中也并不算低职。

    其在北伐役中,若有功勋,至游骑将军,游击将军,亦有可能。

    徐演仁现在不过是宣威将军,这是出五服的宗室又有功绩的惯常官职,没有什么实权,只是给予俸禄,可能再加上守备宫观的实职,便于这些出了五服的宗室过日子,免得有一些宗室家族,不事生产,不擅经营,一旦失了世职官户,很快就陷入到穷困潦倒的困境中去。

    按太祖设制宗室制度之初的想法,就是皇室并不一定封爵,有的皇子可能连侯爵也混不上,只领一份将军俸禄,不使饥寒便可。

    天长日久,普通的宗室也将不再受供养,需得自谋出路。

    这是很正确的思 路,宗室也可以考试,充任行伍,任官吏,经商,甚至种地。

    现在的亲王公侯,基本上很难找到文宗之前的皇帝苗裔了,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从宗室亲王公侯,降封为将军,防御使,奉节郎,最终出五服之后,革除宗室身份,与普通的百姓没有任何区别。

    但对任何一个宗室来说,能够立下大功,被重新赐给宗室身份,这是毫无疑问的巨大成功,能将家庙再入宗室,奉祀祖先香火,对任何一个徐姓宗亲来说,都是一生一世都想要实现的目标。

    徐演仁便是这么一个,他已经年近五十,少年时以勇武闻名,曾在齐王麾下为将,屡立功勋,官职也曾经做到军都副统制,对一个已经出宗室的普通人来说,这几乎就是一生拼搏奋斗的,但很明显,相当多的官绅在暗地里思 考或是推动,助长徐子先的声望,使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南安侯,接纳南安侯府的势力。

    这种影响力,迟早会形成更大的推力,使南安侯进入福州和江陵的宗室圈子之内,事实上在江陵和福州来说徐子先早就是得到了宗室们的认可,在福州,只有赵王和靖远侯府都寥寥数家不喜徐子先,那几十家国公和国侯宗室,对徐子先的印象都是相当之好。

    而江陵可能要复杂些,但最少有一点是人们都承认的共识,那便是徐子先的才干相当出色,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

    若真的到了宗室内推举储君之时,徐子先理应获得更广泛和深远的支持。

    赵王府将两个幼。童送到京师,并没有获得大宗正的认可和支持,从法理上来说,这是天子和赵王的私相授受,如果天子的威望能镇住两府和宗人,那么众人只能接受,若天子的威望再进一步下滑,两个孩童入宫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起大波澜。

    唯今之计,一切的变化还如在迷雾之中,这些大魏的官绅世家的掌舵人们也看不清楚历史的走势,他们感觉到的唯一的变数就是南安侯徐子先,其身上所有的一切,俱是能叫人看到希望所在。

    而现在他们唯一能做的,也就是祝祷上天,希望南安侯徐子先的病势能够好转,能够率部击退海盗,保持东藩现在昂扬向上的势力。

    除此之外,他们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