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逸剑江湖 > 正文 第52章 :兰亭远涉、心追手摩
    正厅之中陆逸正眉头紧锁盯着面前沙盘,李慕白一脸焦急的站在他的身侧,诸葛崇怡然自得的摇着羽扇、面带微笑,诸葛宁、诸葛致兄弟二人垂手立在他的左手边,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沙盘、同样在苦思冥想,倒是诸葛静和诸葛远两人抓耳挠腮的站在他的右手边、一脸的懊恼和不耐烦。

    “三哥,这次你要输了,哈哈哈哈”突然一阵狂笑从厅外传过来,伴随着“咚咚咚”地震般的脚步声,一个胡子邋遢、一身污衣的彪形大汉便摇头晃脑、一脸得意的闯了进来。

    “呃,”污衣大汉闯入厅中、看到竟然还有两个不认识的人在,顿时便愣在当场,等他看到站在沙盘旁边的并非宁静致远四个师侄的时候,又忍不住“咦”了一声,脱口向陆逸问道:“你是何人怎么会在我诸葛府中”

    污衣大汉正是诸葛家族的四长老诸葛文,他虽然不喜武学之道,但是足智多谋、精于韬略,又掌管着听风使、窥云使和流进使三大组织,对古镇中人极为熟悉,却从未见过陆逸和李慕白两人,顿时便起了疑心。

    陆逸正凝神看着沙盘之中诸葛崇布下的上古奇阵,脑海中刚有一点头绪、却被突然闯入的诸葛文打乱,心中顿时愠怒,正准备出言呵斥的时候,抬头看到来人竟然一副叫花子打扮,手中宝贝似的捧着一卷字画,顿时愣在了那里。ya ng e.

    李慕白就在陆逸旁边面向门口站着,第一个看到污衣大汉进来,起先他也惊了一下,不过很快便看出污衣大汉虽然步履如飞但是并不会武功,又想到污衣大汉进门之前喊了一声“三哥”,看他的装束和年龄、明显是在叫诸葛崇。

    诸葛一族中称呼诸葛崇“三哥”、又能在府中来去自如的人,身份必定不同寻常,李慕白寻思着便准备上前行礼,虽然说诸葛崇对陆逸青睐有加,但却是因为他误以为陆逸是于冕,是以在诸葛古镇中行事一定要处处小心、不能失了礼数,否则出了岔子可就大事不妙了。

    诸葛崇看到诸葛文的时候也是一愣,想到此刻还有陆逸和李慕白两人在厅中,族弟却一副跟十天半月没洗澡的模样,忍不住呵斥道:“老四,有贵客在,你这样成何体统赶快回去收拾一番,把一副换一换。”

    诸葛一族乃是蜀汉开国丞相诸葛孔明之后,虽然历经千年依旧颇慕汉风,在这小小古镇之中人们衣着装束、立坐行迎、人伦礼仪也因循礼制,诸葛文这番打扮确实足够惊世骇俗。

    诸葛文还真是已经足足半月时间没有沐过浴更过衣了,自从他得到唐代大书法家冯承素临摹的兰亭序之后便视若瑰宝,潜心研习,还和三哥诸葛崇打赌要在一月之内临摹出一副超过冯承素的兰亭序来,自此之后便开始废寝忘食的终日研究。

    此时终于临摹成功,自比冯典仪的版本之后信心省典仪,故后世以此称之。

    陆逸思绪被诸葛文打乱之后正待发怒的时候,一抬头看到诸葛文如此打扮,在大厅之中旁若无人的和诸葛崇聊起书法,甚至因为一本远涉帖大吵大闹,忍不住心中好奇向旁边的李慕白问道:“李大哥,这远涉帖可是什么宝贝”

    李慕白对琴棋书画颇有研究,虽然大部分都是“诗仙”李白的作品,不过远涉帖乃是草书极品,他倒是见过临摹的版本,全贴字数不多、却灵动飘逸、姿趣横生,便轻声向陆逸说道:“远涉帖乃是诸葛孔明的行草书法,书法中长线条极多,仿佛一字之间便牵扯全篇,牵丝而萦回、笔断意不断、言尽意未尽,字与字之间更是顾盼流连、韵致宛然、飞扬飘逸、如芙蓉出清水、如秋月入空山,端的是草书绝品。”

    “咦,你竟然知道远涉帖”诸葛文正和诸葛崇争吵,突然听到李慕白的话,顿时如获至宝,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小子,你过来给评评,看我这兰亭序写的到底如何”原来陆逸向李慕白发问之间,诸葛崇不舍交出远涉帖悔改了主意,气的诸葛文哇哇直叫。

    这两天诸葛崇不知发了哪门子疯非要逼着陆逸跟他学习阵法,李慕白不喜阵法、却生恐陷入各种稀奇古怪的阵中故而不敢在镇上溜达只能陪着陆逸几人,每天听到的都是千奇百怪的阵法术语都快疯了,这时候突然听到诸葛文让他品评临摹的兰亭序,顿时来了精神,任由诸葛文拽着他来到桌前。

    “咦”李慕白目光刚落到书画之上便忍不住轻咦了一声,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浑身也一动不动的仿佛老僧入定一般。

    诸葛文听到李慕白“咦”了一声,心顿时就提到了嗓子眼上,结果等了半天也没听到下文,顿时急的抓耳挠腮,忍不住问道:“小子,你倒是快点说啊,我这书法如何”

    李慕白听到诸葛文的话,这才回过神来,目光依依不舍的从书画上挪开,努力的平复下激动的心情,突然朝诸葛文拱手鞠躬道:“先生此文、直追书圣,可谓世间绝品,慕白今日得见、实在三生有幸”

    诸葛文倒是个直性子,虽然李慕白对他的书法赞口不绝,却没听到他想得到的答案,顿时急道:“你这小子能不能别卖关子了,快点说说我这兰亭序和冯典仪的相比哪个更好啊”

    “我都说你的书法直追书圣了,当然比冯典仪的要好了”李慕白心郁闷的想到,嘴上却由衷的说道,“自然、自然要胜于他了。”

    诸葛文这才满意,哈哈大笑道:“老三,这位小哥都说我比冯典仪临摹的好了,我看你这次还怎么耍赖”高兴之下对李慕白的称呼直接由“小子”变成了“小哥”。

    陆逸虽然不太懂书法一道,不过看到桌子上这篇兰亭序一气呵成,有如行云流水般潇洒飘逸,字里行间更是疏密相间、骨格清秀、点画遒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都透着一股子圆转自如的妍美流畅,看着便叫人心旷神怡,也忍不住在心中赞叹一声,对污衣大汉诸葛文的好感不禁增了几分。

    诸葛崇却没有理会族弟的诸葛文的挑衅,而是向李慕白淡淡一笑道:“我倒忘了李堂主也乃此中君子,你且说说这兰亭序到底好在哪里”

    自唐以来的书法家不论草、行、楷、隶之流,皆十分推崇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尤其是唐太宗曾亲自下令冯典仪等数位当时名噪一时的大书法家临摹兰亭序,传说唐太宗死后兰亭序的真迹也被放入他的坟墓之中了,令后世酷爱书法之人唏嘘不已。

    李慕白也是其中之一,家中也藏有一版兰亭序的临摹本,常常心追手摩,今天机缘巧合之下见到诸葛文临摹的兰亭序,一看之下便如痴如醉,此时听到诸葛崇问及这副摹本好在哪里,他恨不得说满篇皆佳,便连诸葛文故意写错的“崇山峻岭”四字也宛若天成,美轮美奂。

    李慕白又将这篇书法看了一遍,这才品评道:“大家看此文,文笔清新幽雅,行文如风行水上,毫无沾滞之感,举重若轻、显隐有致,又如深潭浅澜,美奂绝伦。

    不知诸葛先生书作此文之时是否饮酒单观这笔走灵蛇,兔起鹘落,一挥而就,仿如宴酣之余,神韵便胜过冯典仪三分。而且这篇中十七个“之”字,极尽变化之能事,洋洋洒洒,竟然无一雷同,如此书法便是王羲之都承认再也难以写出来,先生却能一气呵成,怎能不令人感慨敬服”

    诸葛文听到李慕白的评价,老脸顿时一红,偷眼便看到三哥诸葛崇正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他急忙别过头去、忍不住轻咳两声掩饰住尴尬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