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明铁骨 > 第226章 义士 (新年大吉)
    (今年是猪年,要说己亥年……猪年大吉吧!)

    三天前,李老三便听见头道。

    “他大,你,你要干啥?你,你傻了……”

    “你才是个傻婆娘!”

    李老三看着自家的婆娘,然后嘟喃道。

    “我们李家,本籍庐州,先祖随高皇帝起兵反元,洪武六年迁潼关,世代于此守关的……当年,李家先祖杀鞑子,今个到了我李老三这,却当了鞑子奴,这刀,不知杀了多少忠良义士,就是到了九泉之下,也没脸见先人……”

    因为地太过激动,以至于李老三在说话的时候,他那花白的胡须都在不时震颤着,最后他把刀一扬,然后瞪大眼睛说道。

    “今个非得杀两个鞑子不可,要不然,咱李家世代也别想抬起头来!”

    那本还想要阻止男人的妇人,看着男人的模样,她似乎明白了什么,张张嘴却没有再说出话来,最后只是看着男人的背景默默的流着泪。

    提着大刀走出家门的时候,闻着空气中的那股血腥味,李老三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抬头朝着巷子那边的街口看去,那边不时的有铳声响起,隐约的还能看到人影。

    是鞑子兵!

    就在李老三提刀朝着那边走去的时候,一旁的院门却打开了,走出来的人手提又尖钢叉,身上穿着灰布的衣裳,头上戴着顶旧明军的笠帽,他在看到李老三的时候,也是一愣。

    “李老三,你要干啥去?”

    “你干啥?”

    瞧着赵鹏飞,李老三反问道。

    “老子是大明的兵,当然是要去杀鞑子!”

    两人看着彼此嘿嘿一笑,然后点头说道。

    “对,就是杀鞑子!”

    两个人,两个发须皆是花白的老人,就这么提着刀扛叉朝着巷口走了过去。在走过去的时候,两人的嗓子里开始哼起了调来。

    “风从龙,云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 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当年,他们的祖先正是唱着这《烧饼歌》,从集庆一路北伐至大都,驱逐了蒙元,恢复了汉家的河山,或许,他们忘记了先祖曾拥有的光荣。他们曾沉沦过,曾向异族伏首过,但是这个时候,他们似乎又一次找回了先祖留于血脉中的勇气,千百年来,正是这早就刻到骨子里的烙印,让这个民族一直屹立于这片土地上。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就在两人哼着这《烧饼歌》的时候,又有人跟着和了起来。还有其他人也走了出来,他们中的不少人身上都穿着有些破旧的大明军衣。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这时又有十几个人手提刀枪走出了家门,他们用秦腔喝着这早就陌生的曲调,尽管年岁各异,可是每一个人的神 情却显得坚毅非常。在这一刻,他们似乎又找回了先祖身上的勇气。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已经走到巷口的李老三,看到那边街上躲在胸墙后面正放铳的清军,那双眼中带着狂喜,大声的怒吼道。

    “杀鞑子啊……”

    音未落他人已经冲了过去,那边的清兵甚至都没反应过来,即便是听到身后的动静时,也只是茫然的看着落下的刀,和刺过来的枪,手起刀落间,一个清军的脑袋被砍掉了。

    “杀鞑子……”

    挺着钢叉的赵鹏飞猛然将钢叉刺入清军的胸膛,在刺穿对方的胸膛时,他笑了,他咧开了嘴。

    我杀了一个鞑子……

    铳声响起的瞬间,赵鹏飞只觉得的身体被什么撞到了似的,人软软的倒了下去,可是他的脸上带着笑。躺在地上的他笑看着天空,那神 情中带着一丝坦然。但更多的是宁静,似乎这正是他想要的。

    怎么回事?

    另一边,正在进攻的明军被清军阵地后方的变故吓了一跳,以至于都没有反应过来。

    那些人从那里杀过去的?

    片刻的惊骇后,他们还是抓住机会立即冲了过去,在他们冲到胸墙边的时候,胸墙后方的战斗同样也趋近于尾声,手中提着大刀的李老三用力的扬起刀,猛的朝面前的清军砍去,那一刀却落空了,让对方挡住了,然后两根刺刀从左右刺到他的身体,可那些清军还来不急欢喜,就被冲上来的明军用铳弹打翻在地,跳过胸墙的明军立即挺着刺刀向清军杀去,不过只是一个照面,便将剩下的十几个清军刺翻在地。

    看着杀过来的明军,看着他们叫嚷着杀向清军的时候,还拿着刀的李老三双腿一软,浑身的力气都已经消失的他,就这样跪了下去,他勉强用刀撑着身体,还没有直接倒在地上。然后看着身边的明军。他咧开了嘴,在露出笑容的时候,他的心终于平静了,多年来埋藏于心里的愧疚,在这一刻总算是淡去了。

    这么多年,他的心中一直被那种愧疚所萦绕着。梦里头他总是会梦到那些死在他手中的忠臣义士,不知多少次他都在噩梦中惊醒。

    现在,在生命慢慢消失的时候。他解脱了。内心也平静了下来,看着身边已经失去性命的邻居。他又一次唱了起来。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嘴里喃喃着,李老三跪在那里,血从他的嘴唇间涌出,尽管他的声音已经变得嘶哑,可是他仍然强撑着身体,不让自己倒下。在那里哼唱着。

    看着那个跪在那里,用刀撑着身体的老人,看着地上的尸体中,那十几具平民的尸体,苏炳放的目光中有些疑惑,他看着生命渐渐流逝的老人,听着他的喃语声,他便靠过去,想听清楚他在说什么。

    “……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在唱完这首歌后,刀从他的手中脱落了,人也跟着倒下了,在倒下的时候,李老三看着身边的明军,脸上带着笑……

    “我,我是大明人……”

    我是大明人!

    尽管他的声音不大,尽管传入耳中的话声有些沙哑,可是他还是听到了他在说什么。看着已经倒下去的老人。他的心中一种莫名的情感被触动着。

    “我是大明人……”

    默默的念着这句话,苏炳放在尸体的旁边,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在社学里的时候,老师写在黑板上的那几个字。

    “我是大明人。”

    这是他在社学里的第一课,也就是在那时候,他知道了什么是国家。知道了自己是什么人。

    但是,那一刻却远没有这个时候所看到的这个老人带给他的触动要大。

    “全体都有,集合。”

    在排长的命令中,苏炳放和弟兄们街道上集合列队。所有的有的弟兄都看着地上的尸体。

    “弟兄们都已经看到了,他们可以说是我等的榜样。”

    排长看着地上的尸体,感叹道。

    “要是全天下的百姓都像他们一样,那些奴寇又怎么可能占我大明的江山。现在听我口令。”

    “立正!敬礼!”

    随着排长的命令大家同时举起手中的步兵铳,对着地上义民的尸体致敬。

    在这一刻,街道上显得寂静无比。他们只是静静的看着地上的尸体。

    如果全天下的百姓都像他们一样,也许,那些鞑子早就被赶出大明了。像这样的忠臣义士又有多少呢?

    良久之后,他们开了这片街道,离开的时候他们把地上那些尸体抬到路边。

    然后在用笔写下了“大明潼关18义士”的字样,他们需要告诉别人,这样人是什么人,他们都是大明的义民。

    在离开的时候,苏炳放一次回头看了一眼那些用布盖着的义士们尸体,随后又一次默默的行了一个军礼才随着弟兄们一同离开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