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明铁骨 > 第146章 态度(第二更,求支持)
    其实,对于兴乾五年的大明来说,印度斯坦无论发生什么,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不仅仅是因为国人对于“印度斯坦”的“无知”,而是因为,那里距离大明实在太过遥远,除了知道唐僧取经的地方之外,恐怕对那就再也没有其它的兴趣了。

    甚至即便是对于朱明忠本人而言,发生在“印度斯坦”的事情,道。

    “嗯,这一点,可以以朕的口喻发过去,还有,朝廷对于诸国的态度,也要改变一下,我们要尽量避免插手诸国的事情,毕竟,诸国之所以为诸国,而不是诸省,正在于其国政的独立,如果朝廷过多的插手,不仅会导致诸国的反感,而且也会导致将来官员分不清两者的关系,处处以母国自居,对其国政指手划脚,那么将来,决裂甚至发生冲突,都是不可避免。”

    分清两者的关系,作为皇帝的朱明忠可以分清大明与诸夏的关系,但是朝廷中的许多官员,一时间还分不清两者的关系,尤其是在他们对大明还有所求、有所图的时候。

    也正因如此,秦国的“求助”,朝廷的同意,在朱明忠看来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陛下,“平南军”是朝廷的,若无朝廷同意征召,各国总不能自己往土司处征召土兵吧。”

    顾炎武直接了当的道出了他的借口,当然与陛下不同,在看来,分封固然是分封,但分封之后,不等于不闻不问。

    有限的插手,可以让大明与诸国之间联系的更为紧密。

    “未尝不可。”

    朱明忠笑着说道。

    “就他们可以到内地招揽移民一样,也可以到平南去征召兵丁嘛,雇佣兵,不见得,非要通过朝廷,而且这样也可以减少土司对朝廷的不满,毕竟,征发的人是他们的人,而且最终,他们也不会再返回土司所。与其由朝廷出面,不如让各国对土司们诱之以利,让他们心甘情愿的给出子民为兵。如此,一个愿挨,一个愿打,岂不更有利于我?”

    陛下这么一解释,顾炎武稍作思 索后,便点头头说道。

    “这样确实比朝廷直接征发更为有利,那若是如此秦国,雇兵一事,又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