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明铁骨 > 第104章 虏之所畏(第二更,求月票)
    淮盐断绝,所以市间皆是以土盐为食。而淮盐之所以断绝,皆是因为贼称”粒盐不得助虏”,这淮盐不往北销,自然导致了民间海盐断绝。

    在离开饭馆的时候,今种的眉头紧锁,从掌柜的口中得知消息,似乎解释了之前的疑惑,告诉他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扫土制盐。

    不过,为什么江淮经略使会断绝山东等地盐路?

    若是清虏查禁尚还有可能,可现在其直接不往山东卖盐,这两淮岂不就少了许多盐利?

    心里满是疑惑的今种,思 索着为何不卖盐的时候,那手举卦幡的崔必东,像个普通的道士一般在街上闲逛。偶尔的也会打响手中的卦,每遇到人多的地方,都免不了多看上几眼,得亏这是一座小县城,若是在其它地方,不知会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这曾有数千户人家的小城因为清虏的屠杀,至今也未恢复元气,那城中不过只有千多户人家,至于城外更显得有些萧条,在那道路边半塌的房屋间,倒是也有几处店铺,瞧起来生意似乎颇为不错,这几家铺子似乎都是专门收购本土杂货的铺面。几乎每个铺面门前都排着一条长队,那些赶着牛车、骡车贩货的小贩,虽说脸上带着汗,可那脸上却又是满脸兴奋,仿佛那一辆辆大车上拉着一袋袋土货的会是什么宝贝一般。

    凭着这一路上积下的经验,崔必东就像是普通的游方道士一般,不过只是一会的功夫,便同那些小贩混熟了。见那铺子里的伙计查验着从布袋中倒出的像盐货似的东西,便装作好奇的模样,趁着于路边茶摊喝茶的功夫,笑着问道那刚卖了一车货的小贩。

    “这位小哥,你这车上拉来都是什么?瞧着怎么这么多人?”

    “哟,道爷想来是刚从外地来的地吧!”

    那喝着茶的小贩,黝黑的脸上全是笑容,只听他压低声音说道。

    “实话不瞒道爷,这车上的东西都土硝,原本一斤,这土硝都是南方所图?”

    崔必东不解的看着今种,然后又反问道。

    “这一地一天便可收数千斤,这山东等地每日所出又岂止数万斤?南边要这么多土硝做什?”

    崔必东的话让今种微微一笑,他朝着南方先看了一眼,然后才说道。

    “凡硝,华夷皆生,中国则专产西北。若东南贩者不给官引,则以为私货而罪之。硝质与盐同母,大地之下潮气蒸成,现于地面。近水而土薄者成盐,近山而土厚者成硝。以其入水即消溶,故名曰”硝”。长、淮以北,节过中秋,即居室之中,隔日扫地,可取少许以供煎炼凡硝三所最多:出蜀中者曰川硝,生山西者俗呼盐硝,生山东者俗呼土硝……”

    引用着《天工开物》中的记载,向着南方走去时,今种的脚步显得颇是轻快。

    “这蜀中、山西距离南边委实太远,所以这山东土硝自然也是上上之选……”

    可不就是上上之选,非但距离南边极近,而且在南边刻意断绝盐路的情况下,这山东百姓为免淡食,同样也是为了获得盐利,纷纷制盐制硝,如此一来,自然也南边自然可以购得大量硝土。

    又往南走出数里之后,置身于那运河堤坝上,今种看着运河中向南驶去的船只,这些向南驶去的船,是否运有土硝,今种自然不曾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商贩必定会在暴利的驱使下,千方百计将他们购得的土硝制运往南方,以获得暴利。

    “必东,现在你我已到运河,等到了码头时,看看能否寻得一艘船,然后乘船南下吧!”

    注意到崔必东似乎还有不懂的地方,今种微微一笑。

    “必东莫非还不知道南方为何求以硝土?无他!皆因鞑虏之所畏,中华之火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