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明铁骨 > 第58章 行赏(加更,求月票)
    四个砂箱整齐的放置在地上,即便是隔着木板,仍然可以感觉到其散发出来的热量,现在砂箱内炮坯正在缓慢的散发着热量,以自然冷却。

    炮坯的冷却需要多长时间?

    朱明忠并不知道,这会他的脑海中却在思 索着另一个问题的。

    “虽说使用的是坚炉,但是通过增加风箱增加鼓风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炉温,如此一来,铁液的温度就会有所增加,所以生铁液中的硅含量应该也会有所提高,而硅石又是促进石墨化的重要元素。砂模的透气性较好,所以铁液表面不易产生气孔,而热传导系数小,因此铁液有充分的时间从高温逐渐冷却,进而析出石墨,这样形成优质的灰口铸铁。灰口铸铁的韧性要比白口铁好得多,而且石墨化的组织更便于金属切削加工……”

    朱明忠之所以会考虑这个问题,是因为在兵器厂有一座水力卧式膛床,其实它根本就谈不上算是卧式膛床,只是一个简单水力带动一根钻头的“膛床”,尽管对于朱明忠来说,他更希望引入简·莫兹利于半个多世纪后发明铸实心铸件,采用卧式钻孔膛床钻出炮膛的“实心钻膛技术”。

    但是在没有设计出炼铁高炉之前,他并不会冒然的尝试这一技术,而且现在那个因陋就简的“膛床”结构非常简单,甚至其驱动钻头转轴就直接连接在水车上,甚至就连轨道也不过只是楠木轨道。

    炮坯自然冷却整整用了两天两夜,在众人的期待中那砂箱被打开之后,尽管炮坏上还带着十数个铸铁流入通气孔形成的尖刺,但是在洗去炮身处的砂土之后,其炮身的光洁,仍然远超过众人的想象。

    “经略,虽说还未试炮,可以下官铸炮不下百门的经验来看,四门砂铸大炮皆是难得之良品。”

    戴苍的神 情显得有些激动,他之所以会如此激动的原因是因为他了解铸炮的困难。

    “且不说这炮身光洁,便就是论其便利,就远胜过泥模,经略有所不知,这泥模需要用舂得极熟的粘土制作,制成模具后还要用炭火慢慢烘透。而且这工匠的工钱是按天计算,一旦工匠想拖延时间,即便是有官员督促,其也可以轻易造出了残次品,然后工匠就会借口模具未干透或者范土未曾舂熟。而砂范则全无这些弊端。这砂范铸炮铸成之后,待其冷却后拆去模具,炮身自然光滑干净,不需修饰。而破碎泥模会粘在炮身上,需要工匠细细凿洗修饰,更重要的是这砂范无需干燥,也不含水汽,不用担心铸造时出少眼,如此一来,铸炮自然残废极少……”

    曾经铸炮的经验,使得戴苍很清楚,砂范铸炮的优点,而在他激动不已的时候,那铁芯被抽了出来的,原本覆盖在铁芯上的一寸厚的砂土也随之散落下来,尽管那些砂土还没完全去除,但徐又铮已经有些焦急把手伸进炮口处,用手摸着炮膛是否光洁。

    “经略,这炮孔甚是光滑,完全不需要再进行镟洗……”

    其实在这个时代的铸炮之后,同样也需要对炮膛“镟洗”,不过这种“镟洗”更多的只是象征性的,因为白口铸铁根本就不可能膛削。清虏放了匠籍,可是几百年来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代传下来,谁家里没几样压箱子底的绝活?

    以前大伙都唯恐祖传秘笈被人偷学了去,干活的时候都是偷着藏着。可现在既然经略大人许下了重赏,自家里的那些绝活是继续留着传给儿子,还是拿出来换银子,反倒是让他们不得加以思 考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那些围观的工匠开始七嘴八舌讨论其来,试图想要给这钻炮提出工艺改进方面的主意。还有一些肚子里没绝活的,则将全部精神 都集中在眼下的兵器制造上,没准将来也能奖赏。

    在工匠们因为朱明忠的一番话,而心思 浮乱的时候,这边随着一声令下膛床已经转动起来,在钻头于炮口转动时,绞车处的工匠不断的转动绞车,以拉动行车,让钻头深入炮膛,在刺耳的金属声中,那钻头缓缓的向炮膛内伸入着,那顺竹片流入的水顺着炮口流出来的时候,更是带出了许多金属碎屑……

    在那金属碎屑流出的时候,朱明忠特意伸手接了一些,看着手中的铁屑,他的唇角微挑——这炮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