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宋超级学霸 > 章节目录 第十二章 神童对神童(下) (1/3)
    王安石轻轻将范宁推了上去,低声在他耳边道:“别怕!”

    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万一要作诗写书法,自己丢脸就大了。

    无奈,范宁只得硬着头皮上前给天子跪下,“小民拜见天子,祝天子洪福齐天,寿与天齐!”

    最后八个字是范宁随口说出,说完,他的脸腾地红了,就差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赵祯没有注意他在说什么,却对他的身份很感兴趣,“你是谁家的孩子?”

    范仲淹出列道:“陛下,这孩子是微臣的堂孙,名叫范宁。”

    赵祯微微一笑,“原来是范公之孙,果然是一表人才。”

    历史上最看重神童的朝代就是宋朝,而宋朝中最喜欢神童的皇帝,就是这位宋仁宗赵祯,因为他自己无子的缘故,所以他对神童情有独钟。

    这时,张尧佐轻轻推了一下自己孙子,张椿也上前跪下行礼。

    赵祯打量一下两个孩子,虽然张椿是贵妃之侄,自己也算是他的姑父,但平心而论,他更喜欢范宁,这孩子衣着简朴,那种骨子里透出的自信、淡然,从容不迫的气质,张椿远远比不上。

    赵祯又对庞籍笑道:“庞相公可在这两个孩子中任选一人。”

    庞籍当然想选范宁,范仲淹带着孙子千里迢迢来给自己拜寿,自己怎能不给这个面子,但张贵妃可是官家的宠妃,若直接选了范宁,那就得罪了张贵妃。

    庞籍想了想笑道:“两个都是天赋神童,很难选啊!只能选才学更高者,今天是微臣的六十岁寿辰,就请两个孩子各献一阙寿词吧!”

    张尧佐连忙道:“久闻欧阳学士书法绝妙,微臣推荐欧阳公为两个孩子录词!”

    这句话说出来,范宁差点笑喷,原来这位张小朋友的书法也很糟糕,难怪王安石叫自己别怕。

    赵祯脸色有点难看,他不满地瞪了张尧佐一眼,便对欧阳修笑道:“就麻烦醉翁先生了。”

    欧阳修一阵汗颜,连忙道:“微臣遵旨!”

    写当然还是两个人自己写,只是由欧阳修再抄录一遍,他们两人的书法不作数。

    范宁轻轻叹了口气,为了不给祖父丢脸,他只好再借鉴名人诗词了。

    范宁沉思良久,他忽然想到一首祝寿词,非常应今天的景,时间也恰好是九月十八日,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他提笔挥毫写了出来:《卜算子?悄静菊花天》

    这时,张椿也写出来了,这却是他事先就准备好的,既然叫神童献寿,那就是要写诗词献给寿翁。

    欧阳修面无表情地给两人的词抄了一遍,随即递给了庞籍,庞籍不敢看,又呈给天子赵祯。

    这时,欧阳修悄悄向范仲淹竖起了大拇指,眼中的赞叹之意流露无遗,范仲淹顿时松了一口气。

    张椿写的词赵祯今天上午就已经看过,说实话,写得很一般,不过由十岁的孩子写出来,倒也勉强能接受。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p副标题e热门:

    范仲淹捋须微笑,刚才张尧佐在官家面前出言羞辱自己,自己不想和他计较,就让孙子替自己扇他一记耳光是最好不过,你总不能和一个孩子计较吧!

    张尧佐脸一阵红一阵白,着实下不来台,最后他只得胀红老脸狠狠瞪了一眼范宁,上前拉起孙子灰溜溜走了。

    赵祯也笑而不语,国丈分明是自取其辱,这也怪不了别人,他并不以为意,却对范宁着实产生了兴趣,又问道:“你家乡何处?”

    “小民家乡吴县蒋湾村。”

    赵祯点点头,“对了,你是范公之孙,家乡当然是吴县,你能不能再做一首描写自己家乡的诗?”

    范宁无奈,只得在心中暗暗告罪,‘陆大哥,实在对不起了,再借墨宝一用。’

    他略略走了几步,在周围无数名士高官的注目下,他缓缓吟道: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他吟诵完,大堂内顿时一片叫好鼓掌声,欧阳修忍不住高声喝彩,“好一个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真是绝妙之极!”

    范仲淹笑得合不拢嘴,这首诗一出,孙子神童的名声就稳固了,他真的给自己长脸啊!

    包拯拍了拍他肩膀,叹息道:“老范,真羡慕你有这样的孙子!”

    赵祯捋须赞叹不已,“小范宁,你的家乡这样好,朕真的想去看一看。”

    “陛下若去我家乡,我下厨给陛下烧腊肉!”

    大堂上又一阵大笑,赵祯心中对范宁喜爱之极,他回头问范仲淹道:“为何不让令孙考童子科?”

    范仲淹连忙施礼,“他经文底子还很弱,书法也不行,还需要时间磨练,再打几年基础,微臣就让他考童子科。”

    赵祯注视范宁缓缓道:“朕希望能早一天在朝堂上再读到你的诗文。”

    “范宁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赵祯想了想,便从手腕褪下一串紫翡翠手链递给他,“这个赐给你,另外朕再送你一个表字。”

    “谢陛下赏赐!”

    赵祯沉思一下道:“你叫范宁,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朕就赐你表字致远,从今天开始,你又叫范致远。”

    =======

    p副标题e热门:

    范仲淹捋须微笑,刚才张尧佐在官家面前出言羞辱自己,自己不想和他计较,就让孙子替自己扇他一记耳光是最好不过,你总不能和一个孩子计较吧!

    张尧佐脸一阵红一阵白,着实下不来台,最后他只得胀红老脸狠狠瞪了一眼范宁,上前拉起孙子灰溜溜走了。

    赵祯也笑而不语,国丈分明是自取其辱,这也怪不了别人,他并不以为意,却对范宁着实产生了兴趣,又问道:“你家乡何处?”

    “小民家乡吴县蒋湾村。”

    赵祯点点头,“对了,你是范公之孙,家乡当然是吴县,你能不能再做一首描写自己家乡的诗?”

    范宁无奈,只得在心中暗暗告罪,‘陆大哥,实在对不起了,再借墨宝一用。’

    他略略走了几步,在周围无数名士高官的注目下,他缓缓吟道: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他吟诵完,大堂内顿时一片叫好鼓掌声,欧阳修忍不住高声喝彩,“好一个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真是绝妙之极!”

    范仲淹笑得合不拢嘴,这首诗一出,孙子神童的名声就稳固了,他真的给自己长脸啊!

    包拯拍了拍他肩膀,叹息道:“老范,真羡慕你有这样的孙子!”

    赵祯捋须赞叹不已,“小范宁,你的家乡这样好,朕真的想去看一看。”

    “陛下若去我家乡,我下厨给陛下烧腊肉!”

    大堂上又一阵大笑,赵祯心中对范宁喜爱之极,他回头问范仲淹道:“为何不让令孙考童子科?”

    范仲淹连忙施礼,“他经文底子还很弱,书法也不行,还需要时间磨练,再打几年基础,微臣就让他考童子科。”

    赵祯注视范宁缓缓道:“朕希望能早一天在朝堂上再读到你的诗文。”

    “范宁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赵祯想了想,便从手腕褪下一串紫翡翠手链递给他,“这个赐给你,另外朕再送你一个表字。”

    “谢陛下赏赐!”

    赵祯沉思一下道:“你叫范宁,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朕就赐你表字致远,从今天开始,你又叫范致远。”

    =======

    p副标题e热门:

    范仲淹捋须微笑,刚才张尧佐在官家面前出言羞辱自己,自己不想和他计较,就让孙子替自己扇他一记耳光是最好不过,你总不能和一个孩子计较吧!

    张尧佐脸一阵红一阵白,着实下不来台,最后他只得胀红老脸狠狠瞪了一眼范宁,上前拉起孙子灰溜溜走了。

    赵祯也笑而不语,国丈分明是自取其辱,这也怪不了别人,他并不以为意,却对范宁着实产生了兴趣,又问道:“你家乡何处?”

    “小民家乡吴县蒋湾村。”

    赵祯点点头,“对了,你是范公之孙,家乡当然是吴县,你能不能再做一首描写自己家乡的诗?”

    范宁无奈,只得在心中暗暗告罪,‘陆大哥,实在对不起了,再借墨宝一用。’

    他略略走了几步,在周围无数名士高官的注目下,他缓缓吟道: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他吟诵完,大堂内顿时一片叫好鼓掌声,欧阳修忍不住高声喝彩,“好一个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真是绝妙之极!”

    范仲淹笑得合不拢嘴,这首诗一出,孙子神童的名声就稳固了,他真的给自己长脸啊!

    包拯拍了拍他肩膀,叹息道:“老范,真羡慕你有这样的孙子!”

    赵祯捋须赞叹不已,“小范宁,你的家乡这样好,朕真的想去看一看。”

    “陛下若去我家乡,我下厨给陛下烧腊肉!”

    大堂上又一阵大笑,赵祯心中对范宁喜爱之极,他回头问范仲淹道:“为何不让令孙考童子科?”

    范仲淹连忙施礼,“他经文底子还很弱,书法也不行,还需要时间磨练,再打几年基础,微臣就让他考童子科。”

    赵祯注视范宁缓缓道:“朕希望能早一天在朝堂上再读到你的诗文。”

    “范宁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赵祯想了想,便从手腕褪下一串紫翡翠手链递给他,“这个赐给你,另外朕再送你一个表字。”

    “谢陛下赏赐!”

    赵祯沉思一下道:“你叫范宁,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朕就赐你表字致远,从今天开始,你又叫范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