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唐丝路 > 后记 命运
    人类不断追求永恒的生命

    于是我们不禁自问

    我们是否能够留名千古

    当我们死去多时,后人听到我们的名字时

    知不知道我们是谁

    我们有多么英勇

    我们的爱情有多么伟大

    ……

    ---------电影《特洛伊》旁白

    东罗马篇

    查士丁尼二世皇帝在他的勇士东归后,继续实行残暴统治,对国家的安定发展与外敌忧患于不顾,在与东线阿拉伯人的战争中屡次失利,启用年轻的利奥担任安纳托利亚军区的将军后逐步稳定局势,但国内依然动荡,民怨载道。

    又执政数年后,查士丁尼二世不顾众大臣强烈反对,执意派兵讨伐在流放期间对自己不敬的克尔松地区,军队在克尔松的暴行遭到了当地居民的抵抗,加之皇帝本人对军队将领的不信任与残暴政策,引起兵变,兵变的军队杀回首都,推翻了其统治,皇帝本人被一名侍卫官杀害,其妻和幼子也惨遭杀害。

    利奥将军凭借其优秀的军事才能镇守安纳托利亚,带领帝国军队,巧妙和阿拉伯人周旋,在历次战斗中取得杰出战绩。其军功保护他在帝国多次的政变中未受任何影响,相反地位稳步提高,获得其后多个皇帝的重用和赏识。

    利奥将军结束了帝国的动荡,于公元年入住罗马皇宫,成为了新一任罗马皇帝,史称利奥三世,并开创了伊苏里亚王朝,其妻海伦被加封为奥古斯塔,成为辅佐他的贤内助。夫妇二人在随后的阿拉伯军队围攻君士坦丁堡的战斗中齐心协力,率领首都军民大败阿拉伯人。

    帮助查士丁尼复位的多明尼克在担任了两年的执事长官兼郡长后,与皇帝意见不和,多次顶撞皇帝,同时受到其他大臣的排挤,被罢免了官职,应利奥将军请求,被派往安纳托利亚军区担任文职官员,却也因祸得福,避免也与查士丁尼一起灭亡,后来成为了伊苏里亚王朝的重臣。

    贾斯廷大教长在担任了多年的要职后,于查士丁尼被杀的当夜在教士们的帮助下逃出了首都,前往了保加利亚,在保加利亚积极传教,成为了特尔维尔国度中有名的教士。

    (越儿的罗马朋友)

    安东尼进入帝国大学学习法律,成绩优秀,被帝国委派到威尼斯担任大法官,后来成为威尼斯城军政长官,积极发展商业和海运,为超越拉文纳,使威尼斯成为地中海名城贡献了力量,被当地人尊称为总督。

    犹太男孩弗列姆成为了一名传教士,他前往了可萨人的国度,并受到了年轻的可萨汗王的赏识,在他的努力和影响下,犹太教在可萨汗国发展迅速,后来犹太教成为了可萨汗国的国教。

    塞西露跟随父亲经商,后来定居君士坦丁堡,与另一位定居本地的**青年商人成婚,生活美满。

    奥里维亚成为了利奥的养女,被封为帝国公主,与后来的一位可萨贵族相爱,后来远嫁可萨汗国。

    妮可和她的伙伴们在君士坦丁堡的贫民区清贫而快乐地成长着,在阿拉伯围攻君士坦丁堡的战役中建立了战功,受到了利奥三世皇帝的封赏,成为了罗马的一位女侯爵。

    (保加利亚人)

    汗王特尔维尔始终致力于国家的建设,积极进行军备建设,并大力扶持本国基督教的传播,国力大增,在得知查士丁尼二世被杀的消息后,悍然出兵为好友报仇,率领大军冲过国境线,杀到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下,依然无法攻破高大坚固的城墙,对君士坦丁堡的郊外实行了多日的洗劫后,率军返回。后来,为保加利亚汗国殚精竭力的保加利亚汗王寿终正寝,为保加利亚的强大付出了一生的努力,传位其子。

    鲍尔斯等六大伯雅在汗王特尔维尔的统治下,尽心尽力地带领本部人马。鲍尔斯多次带兵向北扩充着自己的土地,也为保加利亚继续征战,后在与罗马帝国君士坦丁五世的战争中,病死于出兵途中。

    高加索小队

    三个高加索少年加瑞、基恩和布里奇特,跟随令狐楚远行到了东方,来到了最伟大的长安城,后来跟随令狐楚做商队护卫,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武艺和作战水平大涨,后来跟随令狐楚回到了可萨营地,再上高加索山,受到了山民们的赞誉。

    加瑞和布里奇特成婚,而基恩迎娶了一位可萨女子,后来三人都受到了罗马皇帝利奥的征召,成为新的雇佣兵,带领其他高加索山民在东方战场上屡立奇功。

    铁匠伯曼古和酒馆老板奥劳拉最终还是走在了一起,他们成婚后,再也没有离开村庄,也没有去作雇佣兵,铁匠后来得到了一块真正的大马士革钢锭,他对自己的孩子们说,雇佣兵当一次就足够了,而那次伟大的冒险足够他自豪一辈子。

    草原篇

    罗斯小队

    罗斯小队成员在北方草原的春天和商队分开了,他们向西北前进,来到了哈扎尔汗国北方广袤的草原上,自由地放牧牛羊,不屈服于任何的政权,剩余的七个罗..斯小队成员很团结,他们每年都会前往可萨人的营地或者罗斯人定居点进行商品交换,或者劫掠女人,后来在顿河附近形成了自己的游牧部落。

    再后来,他们接纳和包容从北方或者南方来的破产农民、落难牧民,形成了一个联合一切自由力量的同盟,始终以自由为信念。

    几百年后,他们有了一个新名字——哥萨克。

    佩切涅格人

    乌塔部落的哈格汗遵照马龙的指示,联合西边的另一个佩切涅格部落互成犄角之势,在与其他部落的战争中屡次获胜,在赢得生存空间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而西方世界经过几代人的口述,渐渐成了美丽的故事。

    公元世纪前后,突厥人再次驱赶他们,战败的佩切涅格人开始继续向西迁徙,乌塔部落被迫进入了乌拉尔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的地区。大约在公元年,他们又受到了可萨人和乌古思人的联合进攻,被迫继续向西,沿着祖先留给他们的一个故事,和一张残破的羊皮地图,向西一路进入了保加利亚的北部。

    可萨人

    可萨汗王乌迪姆利用查士丁尼二世灭亡的动荡时机,出兵占领的克尔松,后来在与阿拉伯人的对抗中实力不断被消耗,始终与东罗马帝国保持同盟关系,尤其与伊苏里亚王朝关系亲密。并积极与东方的大唐取得联系,向大唐进贡,后来在安史之乱中,大唐皇帝曾要求可萨出兵前往大唐勤王,终因路途遥远而不了了之。

    后来,可萨人以捷列克草原为中心,建立可萨都城巴伦加尔,公元年被阿拉伯人摧毁,随后汗王迁往了伊迪尔,即阿拉伯人说的拜达。公元年,罗马皇帝巴西尔一世联合基辅罗斯等势力灭亡了可萨人。

    阿拉伯篇

    哈里发韦立德励精图治,他的西征大军攻入了伊比利亚半岛,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开始威胁到新兴法兰克王国的墨洛温王朝。阿拉伯帝国的疆域空前壮大,哈里发指示东方战线的古太白,与大唐修好,并向长安派遣使臣。

    公元年,哈里发韦立德不幸病逝,享年三十九岁,指定其弟苏莱曼继任哈里发。

    喜欢享乐的苏莱曼哈里发证明了自己并不只是一个花花公子,他在继承兄长励精图治的政策下,扩大了帝国的对外功略,并派出其弟哈希木为大将军统率阿拉伯海上大军,对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发动了最大规模的围攻,这也是继阿拉伯倭马亚王朝的穆阿威叶、叶齐德后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围攻君士坦丁堡,最终被罗马人的希腊火所击败。

    公元年,苏莱曼哈里发同样病逝,享年三十九岁,临终前听从了大臣的劝告,指定其堂弟欧麦尔继承哈里发。

    虔诚的欧麦尔二世将诗人和音乐家驱逐出了宫廷,大力引导人们皈依真主,并通过免税等政策吸引非穆斯林的其他民族,在他执政期间,帝国内的穆斯林数量激增,导致纳税人数量锐减,国库空虚。在宗教方面,他大量兴建清真寺,同时也禁止拆除其他宗教的寺庙,进行了适当保护,特别一提的是他对宗教进行改革,在清真寺礼拜时废除了诅咒阿里的行为,并获得了对手阿里派的尊敬。

    公元年,欧麦尔哈里发也病逝,时年也三十九岁,临终前实现了对前任哈里发、堂兄苏莱曼的承诺,指定堂弟叶齐德继任哈里发。

    叶齐德上台后废除了许多欧麦尔的虔诚政策,引导帝国回归到了正常的轨迹,不再鼓励人们皈依真主,增加国家收入,继续对外扩张,叶齐德哈里发留给后人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他和他的两个美丽宠妃赛腊梅和海莱素的故事。

    继承叶齐德的是他的兄弟哈希木,哈希木是倭马亚王朝最后一个有作为的哈里发,在完成在任多年的统治后,倭马亚王朝已经日薄西山了。

    阿拉伯东部总督哈查只,生平杀戮过多,老年后暴戾反复无常,晚年经常出现精神错乱,于公元年月病逝于瓦西兑。

    呼罗珊总督古太白,于公元年冬天进攻撒马尔罕,新康王乌勒迦在对抗失败后与古太白谈判,承诺保留城内的宗教建筑和商铺,乌勒迦开城投降,进城后的阿拉伯军队背信弃义,彻底摧毁了祆教宗祠教堂,除了重点保护了几家商人的店铺和家产外,同样洗劫了撒马尔罕。古太白的背信弃义惹起共怒,就连大马士革的学者都进行了抗议,并预言“大马士革的建筑迟早要被突厥人摧毁”。

    古太白保全了越儿在大马士革的财产,并向长安派出了使者,使者见到玄宗皇帝立而不跪,很是傲慢,当使者奉命前往越儿店铺拜见时,吃了闭门羹,越儿闭门不见,送交的书信立即撕毁,以对古太白背信弃义的抗议。

    公元年,韦立德哈里发病逝,古太白与苏莱曼不和,率军起义,兵败被杀,人头被送往大马士革,一代名将以屈辱的结局终了此生。

    塔立格和他的贝都因勇士们在西方征服北非、远征伊比利亚半岛的战争中屡立战功,成为当时小有名气的将军,恢复了其先父的名将声誉,受到了韦立德、苏莱曼等几位哈里发的赏识和重用。

    同时他的兄长叶齐德在古太白死后,继任呼罗珊总督,因冒报军功而得罪了哈里发,受到了削职为民的惩罚。

    世纪年代以后,阿拉伯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激化,内讧不止。一直受歧视、受压迫的非阿拉伯穆斯林纷纷揭竿而起。阿拔斯的后裔阿布·阿拔斯(~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