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断狱 > 章节目录 第七百零零七章 君臣对奏各怀心思
    早在哈尔和林之时,杨璟见到雅勒泰伦等人,却一直没有能见到忽必烈,便是蒙哥与贵由争斗得如火如荼,身为拖雷一系的重要成员,忽必烈却很少有消息传出来。『天  籁小说m

    当时杨璟就觉得有些不同寻常,可惜人手不足,无法深入调查,杨璟也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没想到回到南方来,便听到让人如此震惊的消息!

    忽必烈比他的兄长们,要更加的深沉阴险,野心也更大,却又懂得隐忍,心中的野望越是膨胀,表现得却越是谨小慎微,这样的人,才是做大事的人!

    他不声不响攻陷了大理,又扶植大理段氏,为了段氏,他们可以将女儿送到南宋来,寻求南宋皇帝的支持,而相对南宋朝廷,蒙古人和忽必烈更加的强力!

    虽然大理经受了战火的洗礼,但不愿投降的反抗派高泰祥,族中精锐大部分死绝,段氏又趁机进行血腥清洗,高氏政权荡然无存,段氏却受封于蒙古,又成为了大理的实际管理者,他们又何乐而不为?

    至于段初荷,她本来就是个棋子,又是个女人,如今又怀了龙种,赵昀即便再如何憎恨段氏的出尔反尔,也不会为难她。

    高氏在大理有着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即便段氏重掌朝政,杨氏也趁机分一杯羹,百姓们却不买账。

    一个誓死捍卫家园,守卫百姓的相国高泰祥,一个出卖国家的傀儡大王段兴智,百姓心里头敬重哪一个,那是自不必说的。

    所以当段氏动员和召集举国兵马,侵扰大宋西南之时,将士和百姓们的心里其实是非常抵触的,在行动上也就出工不出力了。

    试问谁乐意为践踏了自己的家园,毁灭了自己生活的敌人,去抛头颅洒热血?

    虽然段氏采取了高压铁血的镇压手腕,但可惜效果却并不大,大理百姓仍旧记得杨璟和刘汉在龙关的绝世传奇,西南推行各种新政,包括试种和推广红薯,安置夜郎人等等。

    杨敬亭判矩州之后,将杨璟和赵宗昌的政策坚决执行下去,夜郎人得到了休养生息,借着白牛教的武备,积极练兵,甚至将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都联合起来。

    这些少数民族自古有之,尤其西南地区的,与夜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甚至以夜郎王为尊。

    夜郎人的地盘越来越大,比先前窃据西南的韦镇仙还要强大,因为韦镇仙靠残酷的镇压来统治,而夜郎人用的却是先祖的崇敬与召唤,比韦镇仙的统治要更加的牢固!

    杨璟早就嘱托过杨敬亭,要与夜郎人保持友好的往来,竹王和大贤者也是投桃报李,杨敬亭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和援助,竹王和大贤者则对官府听调不听宣。

    西南的改变,也让大理人很是羡慕,加上杨璟和刘汉的号召力,十数万大理百姓便纷纷涌入西南来逃难。

    杨敬亭赶忙上报朝廷,朝堂官员们争争吵吵,认为接收这些难民,会削弱西南的防御,增加很大的支出,而且蒙古人和大理的探子细作会轻而易举混进来,危及西南的安全。

    有鉴于此,朝廷便下令,以大理撕毁盟约,投降蒙虏为由,拒绝接收和安置这些难民!

    而大理的百姓多半是白族瑶族傣族等少数民族,朝廷不接收不安置,夜郎人却不一样,他们将这些人都偷偷安置到山里,整个仙云山脉延绵百里,山峰峡谷无数,想要安置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赵昀虽然气愤于杨璟对义军的偏袒,杨璟也曾经自认失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西南地区能够抵挡蒙古大军,并没有像大理那般陷落,靠的就是杨璟早先在西南地区的经营和布局!

    董槐的情报,加上两人将近三个时辰的商谈,终于让杨璟想清楚了眼下的形势,也终于做出了选择。

    宗云是个雄才大略的人,他的志向远不在南方,他会一路向北,会将蒙古人赶回草原,甚至赶到更北方的苦寒之地,他会为此而奋斗,哪怕拼尽最后一个人。

    杨璟如果留在他身边,只能分去他的威望,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杨璟若投靠义军,或许会带去很大的帮助,但也会带来不少掣肘和分化。

    既然宗云向北,那么杨璟就往南吧!

    当杨璟与董槐再度入宫之时,赵昀的态度也缓和了很多,因为杨璟若是没有想清楚,此时只怕早已离开临安,赵昀或许能够将他强行留下来,但一点意义都没有。

    杨璟不适合搞政治,也不适合官场,但绝对是个不可缺失的人才,他的创意,会为这个时代带来各种变革,这种变革是古板守旧的朝臣们极力抗拒的,但同样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会为这个暮气沉沉的大宋朝,到来生机与活力!

    “你想好了?”

    “是,臣想好了。”

    “那就好。”赵昀似乎松了一口气,但脸色仍旧有些阴沉,接着朝杨璟道。

    “除了忠勇伯的爵位,提举洞宵宫也给你留着,其他官职你也不必再兼任了,过段时间,我会委派新的差事给你,你且休息休息,闲暇了便去神 火营和龙山观转转吧。”

    杨璟当即谢恩,不过却摇头道:“事态紧急,臣还是抓紧时间往南巡视吧。”

    赵昀也笑了:“你呀,实在不是当官的料,朕有意让你去做这件事,但也需要时间给你腾出个位置来,总不能让朕现在就把那些南边的官儿全都踢开,这些个贪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朕可不能寒了人心,你以为朕这朝廷是为你杨璟一个人开的么?”

    赵昀有些哭笑不得,其实他对杨璟之所以如此放心,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杨璟不热衷于政治,也没有太多争权夺利的野心和手段,不像那些老狐狸,一个个狡猾如狐,奸诈似鬼。

    杨璟听得如此,也只能讪讪一笑,气氛也就融洽了不少。

    赵昀毕竟是一国之君,该有的度量还是还有的,但威严也必不可少,杨璟可曾经拿枪杨璟除了与宗云情同手足,如何都割舍不下义军,其他还是让人非常放心的。

    “臣刚刚才回来,确实不知道段妃的事情,不过…臣斗胆,看陛下容光焕,紫气冲宵,对臣又是格外开恩,该是后宫有天大喜事,想必段妃已经怀了龙种…”

    赵昀哈哈大笑,心说杨璟不愧是推吏出身,这许久以来,他做了太多事情,以致于大家都忘了他还是个神 探,这点事情,说得如此明显,自然是瞒不过他了。

    “你说的不错,朕烦于政务,疏离后宫,以致于血嗣不旺,幸得上天眷顾,也算是晚年得子,只是段妃体弱,这些日子不得安恙,齐悬济这些御医馆的老东西也不敢胡乱用药,听说你身边有个姓鹿的丫头,你就带她进去给段妃看看吧。”

    杨璟毕竟是外臣,又不是御医,即便是御医,也只能通过医女或者女官来看诊,毕竟是有所顾忌的,杨璟自然也不能免俗。

    虽然段初荷与那邪僧的手段不甚光彩,但杨璟心里有着推测,终究是放心不下,眼下也就答应了下来,不过杨璟也留了个心眼,朝赵昀建议道。

    “臣在外野惯了,怕坏了内宫规矩,若能得瑞国公主引着,臣也能安心给段妃看诊,陛下您看…”

    杨璟这么一说,便彻底打消了赵昀心中的疑虑,他果然呵呵笑了笑。

    “都说你胆大包天,怎地又畏畏尾了,行了,我让天孙儿陪着便是了。”

    杨璟自是谢恩,出了勤政殿,早有宦官去传鹿白鱼,杨璟坐了一会儿,瑞国公主便欢欢喜喜寻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