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清之祸害 > 章节目录 第三四八章 中yang帝国
    “还不走?给他们点压力!”

    看着远处犹豫不决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舰队,罗璋冷笑道。』天籁』小说m

    他身旁的那名军官立刻出了命令,紧接着主桅上的信号兵挥动旗帜,远处正在炮轰科伦坡的镇吴号和百粤号巨大的明轮立刻高转动起来,这两艘大型的纵帆战舰没有使用船帆,仅依靠蒸汽明轮径直冲向英国东印度公司舰队,与此同时四门八十斤巨炮缓缓转动,炮口逐渐指向英国人的战舰。

    而没有参与对科伦坡炮击的十几艘巡洋舰同样开动起来,摆出一条战列线从另一侧切向英国东印度公司舰队。

    戴维斯还是在犹豫。

    他在衡量双方的实力对比。

    他有十五艘战列舰,但全是中型的三级舰,最大一艘也不过携带五十多门大炮,剩下绝大多数都四十几门炮,虽然东印度公司在孟买的船坞可以为杨丰建造二级战列舰,但并不代表东印度公司自己会装备二级舰。他们是获得政府授权的公司舰队,说白了是一群武装佣兵,根本不需要这种就算在欧洲也是很多国家镇国之宝级别的战舰,那东西无论使用还是平常维护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更何况在印度洋上原本也没有值得使用这种级别战舰的对手。

    另外还有三艘巡洋舰,二十武装商船甚至两桅的护卫舰。

    而他们的对手是三艘几乎可以算做二级舰的大型三级舰,三艘中型三级舰,另外还有十二艘巡洋舰,但这些巡洋舰是他们建造的,他们很清楚这东西和中型三级舰的差距并不大,三十六门二十磅线膛炮的火力甚至过那些稍小一些的三级舰,也就是木板比较薄一些,但线膛炮的优势却可以让它们拉开交战距离,这样木板薄的劣势也就没那么大了。

    也就是说双方主力舰的对比是十八比十八,甚至还明军占据一定优势。

    更何况明军还有两艘明轮舰。

    “撤退!”

    戴维斯看着那四门指向自己的一百磅恐怖巨炮,终于咬着牙下达了撤退命令。

    罗璋没有再理会他们。

    这时候明军6战旅已经完成了登6,正在向着科伦坡港起进攻,实际上这场战斗已经没什么悬念,这里总共也没有多少荷兰人,真正的要塞不过是一座棱堡炮台,基本上被八十斤炮弹轰成废墟了,剩下还有大概千多武装平民和几千没有战斗力的老弱妇孺,近五千可以说明军最精锐的6战队员杀进去,覆灭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结果和他猜测的差不多,仅仅不到一个小时后,威海号战列舰就已经可以停靠科伦坡港的码头了。

    “你是锡兰国王派来的?”

    罗璋手扶军刀站在依旧残留着余火的码头上,看着面前一个黑瘦的土人。

    在他们不远处,一队队荷兰战俘正在明军刺刀下,一脸茫然地走向那些等待的商船,接下来他们会被送往遥远的中国,然后在一处工地上等待为他们支付赎金的人。当然,如果没有人为他们支付赎金的话,那也就只好当奴隶渡过余生了,这种情况并不稀罕,实际上直到现在当年在昌国被俘虏的荷兰人中,还有不少依旧在基隆煤矿当苦力,甚至还有人都被当地土人娶了,彻底不再对未来抱有幻想了。

    “大人,小人正是!”

    那名土人卑躬屈膝地说。

    “我们昨天到达这里,居然能这么短时间把消息传到康提,然后你还能从康提过来,这度也快得有些过分了吧?或许你还不知道欺骗天朝上国的后果!”

    罗璋冷笑着说。

    紧接着旁边的明军士兵就把刺刀,现在扩张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殖民地的控制,反抗的苗头已经开始出现,之前不反抗是因为大明取代荷兰后那些土人,尤其是信奉穆大胡子的香料群岛土人多少还抱有一点幻想。毕竟当年郑和率领着舰队下西洋的时候那完全是充满了善意的,就算有几场冲突那也是纯粹因为他们自己作死。他们幻想着新的这批明军到来依然还是会如此,然而现在他们的幻想已经彻底破灭了,现在的大明并不比荷兰人更善良,实际上可以说更加凶残,至少荷兰人不大规模阉他们的兄弟当奴隶。而大明最爱干的却就是这种工作,这些年至少十几万爪哇,马来,巽他等乱七八糟的民族青壮年,被以各种渠道卖到了大明去当yan奴,很显然这是严重伤害他们信仰和尊严的。

    马六甲之战中,武吉斯人已经吹响了反抗的号角,荷兰人战败后他们一哄而散,但却开始躲进丛林以游击战来对付明军,而爪哇岛上原本反抗荷兰人的苏拉巴蒂,也正在玛琅举起义旗,依靠着周围火山区地形不断跑出来袭击泗水华人的甘蔗,橡胶,咖啡种植园,而这些都需要大量军队来解决。

    所以接下来杨丰并不准备让他的军队继续向印度6地上扩张。

    他的兵力已经不足。

    实际上他已经准备组建第八军,然后投入到南洋来zhen压殖民地的反抗,所以至少在短时间内他需要暂停扩张的脚步了,反正有锡兰在手作为对中东,非洲,西亚和印度的贸易据点就足够。

    而就罗璋攻克科伦坡同一天。

    高丽,仁川郡,济物浦。

    “来了,快,奏乐!”

    崔锡县有些激动地喊道。

    他身后那些乐师们立刻奏响各种乐器,紧接着预先准备好的一挂挂鞭炮也开始点燃,大批等待的高丽官员和百姓都瞪大眼睛看着远处海面,趁着涨潮的海水一艘艘喷吐黑烟的明轮船正高驶来,桅杆上一面面红色的旗帜猎猎舞动。

    很快第一艘船靠上数万民工用了一个月,而且累死上千人才紧急修筑起来的码头。

    “崔大人,久违了!”

    甲板上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手扶军刀站立,看着码头上的崔锡县说道。

    “于将军远来辛苦了。”

    崔锡县堆着满脸笑容说道。

    这是明军第七军军长,新任高丽经略使于钦,他多年前就来过高丽,当然,那时候他是带着自己指挥的步兵二旅,跟骑着犀牛的皇帝陛下一块儿来的,这样算起来他和崔锡县也的确是老相识了。紧接着一架木制舷梯被推出来,这位未来的高丽太上皇和身旁一群军官,穿着锃亮的马靴披着毛呢大衣扶着军刀走下船,在他后面一艘又一艘的运输船停靠码头,一队队明军士兵不停走下舷梯踏上了高丽的土地。

    这是第七军第一批入朝部队。

    数量并不多,其实只有一个军部而已,而且绝大多数都不是作战部队,至于后续四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一个炮兵旅的庞大军团将在最少三个月内一批批运输过来,这三万大军都是在遥远的广西从剿匪前线分批撤出然后通过珠江水运至广州,在广州装上海船北上,所以时间长一点就很正常了。

    不过于钦到达后,第一件事并不是向黄州前线增援,而是……

    修铁路!

    “我需要五万劳工,要在最短时间内把铁路从济物浦一直修到汉江边,然后在汉江上建一座大铁桥,让火车从这里直接开到汉城开到开城,开到平壤,元山,开到高丽的任何一个地方!”

    他站在仁川的码头上,眺望着北边一望无际的穷乡僻壤一脸豪迈地挥着手说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