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清之祸害 > 章节目录 第二一二章 神谕
    “朕起自寒微,以逆胡祸乱,百姓倒悬,故此起兵以求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赖上天庇佑,将士奋勇,得以扫清腥膻,使华夏重睹日月之光,遂为众人所推称帝以护黎民,后子孙相继,得享三百年社稷,福祚绵延亦已足矣。然后世子孙不肖,遂至有甲申之祸,虽因建奴狼子野心妄窥天命,亦不无咎由自取也,数十年间千万百姓罹难,锦绣之地涂炭,朱氏子孙难逃其罪。虽赖卿得以复兴,但自知国祚已终,实无颜窃居大宝,今之天下,非卿莫属,朕以大明太祖皇帝于此以江山社稷相授,望卿善佑黎民,勿使胡虏再窥华夏。

    ……”

    朱耷一脸庄严地宣读着朱元璋的圣旨。

    “臣万死不敢奉召!”

    杨丰诚惶诚恐地趴在地上说道。

    “吴王殿下,此乃太祖圣旨,岂容违逆,朱氏国祚已终,没有殿下庇佑此时恐怕性命都难以保全,且甲申之难,也的确是咎由自取,千万黎民因我朱氏一族之错惨遭横祸,至今思 之也是不胜悔恨,这样又有何颜面继续君临万民?殿下起兵来,五年间扫清腥膻,难道不是天命所归吗?殿下就不要推辞了!”

    朱耷一脸感慨地说。

    “殿下不要推辞了!”

    “殿下快登基吧!”

    ……

    他后面数万人跪在那里一起喊道。

    杨丰还是惶恐地在那里称万死不敢,就在这时候,突然间人群中响起一声难以置信地尖叫,紧接着所有人都愕然抬起头,目瞪口呆地盯着他身后,包括站在他面前的朱耷也傻了一样,捧着那份朱元璋圣旨,瞠目结舌地盯着他身后。

    杨丰一脸无辜地回过头。

    就看见他身后的承天门城楼正中,一面平整白色的墙壁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出现了一团团缭绕的祥云,在祥云中间一尊神 灵正俯瞰着下方,虽然不是太清晰,但仍旧能够让人真切感受到那种震慑心灵的威严。

    好吧,那里其实装了一台投影仪。

    “祖神 !”

    杨丰突然露出震惊的表情,然后赶紧回过头,以最虔诚姿态跪倒在地叩说道:“青冥子座下弟子杨丰叩见祖神 !”

    他后面的朱耷一听,吓得赶紧也跪下叩,紧接着后面所有百姓全部叩在地,这可是神 灵第一次显身,而且听杨丰称呼这还得是长绒棉,那么收入就更多了,尤其是现在杨丰定死了每户田产不得过一千亩,但是实封的爵位除了最低的男爵,其它可都过这个数字,这也就意味着贵族以后将是大明唯一的大地主阶层,这个特殊性可非同一般。

    “都起来吧!你们这些年跟着朕都是有功之臣,封爵自然是少不了的,朕心中都有数!”

    杨丰说道。

    第三还有政体问题。

    这个就更简单了,还是那句话,一切照旧,相内阁制,皇帝任命相,相提名内阁成员,这种制度最大危险就是相容易篡位,因为他肯定很容易结党架空皇帝,但杨丰的位谁敢篡?不怕他扛着大棒直接打家里去灭门呀?至于架空问题,他根本就自己在空中呢,这些年他什么时候认真履行过皇帝职责?还不是王妃她爷爷和内阁在管着?

    更何况相无兵权。

    皇帝是最高统帅,总参谋部只对皇帝负责,兵部尚书顶多也就是个后勤兼装备部长。

    大理寺,都察院,刑部三级司法体系不变,大理寺卿皇帝直接任命,刑部尚书相提名,督察院由人民代表组成。

    而这一次人民代表这个特殊机构的实权再次得到了加强,而且正式形成议会体系,每县以识字的成年男人数量划分不同选区,每区各选一名人民代表,在县组成县都察院,县都察院推选候选县令,推选府人民代表,府都察院推选候选知府和省人民代表,省都察院推选候选巡抚和全国人民代表,全国人民代表组成京城的都察院。

    当然,京城的都察院还是不能选相的。

    但京城都察院有权去大理寺起诉内阁,有权去找皇帝弹劾内阁。

    这样就形成了一套监督机制,虽然也就是那么回事,但至少比没有监督要强得多,这年头没必要要求那么高,随便有点类似的东西,就像小幼苗般生长着就行,现在至少已经比在昌国初设的时候,一堆老不死的凑一块儿喝茶强多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