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渺渺烟雨任平生 > 正文 第二十七章 苦尽甘来
    “这是我前几日去大开寺求取的,开了光的,用来护身再好不过了,你们要时时带着。”

    “谢外祖母!”苏渺娇憨的应承,苏老夫人叫着和须带着苏渺和苏于修去玩耍,留着和氏在屋子里叙家常。

    “你们正是好玩的时候,你小舅舅前不久搜罗了一些好玩的物件,你二人跟着去玩吧!”又叫了几个稳妥的丫鬟跟着,叮嘱丫鬟看着小主子们就算热了也不要随意的脱去外衣,以免着凉。

    少年带着俩个稚童就去玩耍了。

    “我的云容可算苦尽甘来了,渺儿身子好了,你以后再不用面对那些流言蜚语了!我就道渺儿只是发育的迟缓些,哪里像那些长舌妇一般所言,说天生便傻的!”

    一句话说的和氏眼眶又红了些许,和氏拿着帕子轻轻的拭去泪水,哽咽道,“京里的人家如何说女儿,女儿是浑不在意的,只求着渺儿无事,能健健康康的长大,我便知足了。”

    看着女儿的样子,和老夫人倒有些欣慰的道,“还好你那婆婆是个好的,那传言甚多,也没见如何对你不好。唉,你已经嫁做人妇,就算你公婆苛刻你,为娘的出了担心,也不好多说什么!”

    “娘莫担心。”和氏和缓了情绪,“我那婆婆平日里虽是凌厉的很,管家治理下人都是一把好手,但对儿媳们却是宽待的很,平日免了我们日日的请安问礼,只每五日去上一次即可。待我产下渺儿后,渺儿渐渐长大,京城里传言不止,我那婆婆也没有苛责我与渺儿,甚至曾暗地里对我透露,若渺儿一辈子只能如此,苏府将养着渺儿终老!”

    “唉,亲家母是个厚道的。”之前和府与苏府结亲,外人都道是高攀了,只和老夫人心里其实是不愿意了,那苏府之前虽是门第显赫,但那也是苏老爷子,苏是之身体康健的时候,如今苏老爷子人已痴傻,四子虽有苏老爷子之前的光彩,样貌前程个个顶尖,但毕竟也是死了妻子的。

    她本是不愿让女儿嫁过去的,倒是后来说亲的人说的延期恳切,又带了苏老夫人手信,和老妇人细细打听了一番,苏老夫人为人公道,在京城贵妇人圈里好评甚多,她四子不止才学高,待人处事都是君子一般的人物,常有交好的妇人去苏府做偶见夫妻入一对璧人琴瑟和鸣,好奇问了下人,苏观和对自己的妻子好的不得了,打发了通房,日常也不寻欢作乐。

    和老妇人纠结甚久,和氏的父亲却很是同意的,他觉得苏府的家风很好,子孙后代是个顶个的出息,即使是继室,他女儿嫁过去也是很好的选择。

    和老妇人想了甚久终于想通了,一生一世一双人太难得,那苏家四子若真这么好,女儿嫁过去不求两情相悦,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如此顺遂的过一辈子,不比自己再悉心挑选别的不甚了解的女婿好?苏观和得了这么多人的保证,自家老爷在翰林院也能日日瞧见,观其秉性,既如此,还是同意了吧。

    “云容,告诉娘,这么些年你怎的没再添置个一儿半女,如今苏渺都将六岁,你这肚子还没有个动静。是不是那苏观和他——”

    “娘,您别乱想——”和氏羞红了脸,两朵红霞飞满面,渐渐染上了粉颈。

    “跟娘还害羞什么?”

    怕和老夫人再多想什么,和氏赶紧解释道,“夫君对我甚好,渺儿前些年那样子,您也知晓,夫君怕我想不开,日日劝解我,也没有表现出不喜欢渺儿的样子。人都说抱孙不抱子,夫君不这样,夫君经常抱着渺儿,将渺儿放在自己的肩膀逗着渺儿笑。”有夫君如此,她又当何求?

    “我这几年没有动静,是找那懂避些医术的婆子。”说到这似有些不好意思,却还是继续说下去了,“夫君那般风华绝代的人,倒因为我生了渺儿,一直被京城里的人谈论着,女儿深觉得自己对不住夫君,若再生个如渺儿一般的孩子,我、我真不知该如何了。还不如不生了。”

    “傻孩子,这些年受苦了。”和老夫人心疼的抚摸和氏的脸颊。

    “娘,女儿不苦,公婆夫君皆待我好,而且我之前生了渺儿,实在将我疼怕了,幸得夫君已有嫡子,女儿倒没有被那周围人催生嫡子的压力了呢!”

    “尽说傻话,我瞧着那于修是个品行端正,但女人家总要自己生出个儿子才能站稳。那婆子可信吗?你这么些年没再生育,不会因为那婆子伤了根本吧!”

    “放心吧娘,女儿找了好几个大夫问过,无碍的。”

    “为娘的还是不放心,渺儿好了,你也不必再怕了,不如就请上个好郎中细细的调养调养自己的身体,再生一个!这人家,还是多子多福的好!如今看着苏观和一儿一女是刚刚好,就怕你那公婆总想多要几个孙子开枝散叶,更何况我还听说你那二嫂不是个好性的,若她日日挤兑你,给你上眼药,你那婆婆如今看着不错,日后听的多了难免有想法,再往你屋里塞上几个人。”

    “若再生出几个庶子来,这女婿屋里竟没有一个男丁是从你肚子里爬出来的,不说你日后嫁妆是不是要给这些庶子分,就说渺儿,渺儿出嫁后,苏府内竟没有一个她嫡亲的兄弟!她日后在婆家若有个什么,谁又能替她撑腰?于修如今看着是个好的,难保以后,你要多打算打算。”

    “娘请放心,女儿我的嫁妆尽是留给渺儿,夫君也不会插手女儿的嫁妆!而且如今,女儿虽为夫君开了两个通房,但夫君去的也不勤,只月余,再去上一二次,女儿叫人时时喂了避子汤,这如今倒不必担心。我那婆婆也没有给儿媳塞通房的习惯,夫君的大哥如今只一子二女,我那婆婆都未曾插手,更何况我夫君呢?”

    “如今我大哥在五成兵马司当差,二弟年级尚幼已成秀才进了国子监,待不到一二年再考乡试,虽不如囊中取物一般简单,但我二弟考举人倒还不是很难。娘,您现在就可以享清福了,我们都长大了,您不用整日再挂念我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