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明天我就倾家荡产[娱乐圈] > 正文 第418页
    “很明显,这不是短短半年时间能做到的,我相信,这一定是苟总在这漫长的蛰伏期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决定!是苟总手中的宝剑,他期待着用这把宝剑,直指秦家娱乐公司的王座!”

    听到这里的苟总:“……”就,明明人家都是胡说八道,但我偏偏仿佛也没办法证明人家是胡说八道?

    同样听到这里的秦总:“……”卧槽,不会苟一点真的一直以来都想要抢走我的王位吧?虽然这个叫什么小萌的说错了很多信息,但会不会苟一点真的有想法要和我竞争谁才是最会亏钱的那个人?

    “所以,我们自我代入一下苟总,如果我是苟总,酝酿了许久终于酝酿出了一个绝世完美的作品,那我是不是要好好找秦总挑战一把?”

    “所以啊!家人们!这很显然,是一场秦总和苟总,是秦家娱乐内部的比拼!”

    “你们以为这场比拼和我们没关系吗?”

    “呵,天真啊家人们!”

    “纵观娱乐圈各公司历史,甚至是国家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有一个道理,叫做‘合则进,不合则退’,团结是胜利的前提,而搞分裂,是一定会失败的!”

    “十年前,就有那么一家由夫妻组合开的娱乐公司,一度创造圈内神话,最后却因为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离婚,导致公司最后破产,不到三个月,神话消失。”

    “如今,秦总和苟总两人的分裂,极有可能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而一旦这种后果产生……秦家娱乐的未来,让人担忧。”

    “我是娱乐小萌,一个娱乐圈的吃瓜群众,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视频播放到这里就结束了,然后陈相小助理适时站出来说话了。

    “秦总,苟总,您二位看这件事情上我们需不需要辟谣?”

    外界人士可能会对秦总和苟总又任何的误会,但是他可是内部人士啊,天天看着苟总和秦总打打闹闹的,哪里能不知道这两人其实彼此信任、不分你我呢?

    “要知道,如果秦家娱乐内部分裂的消息扩散下去,是会造成我们内部的动荡的,毕竟不是每个秦家娱乐的员工都对领导的事情有所了解的……”

    “更何况,这样也会降低外界对我们的信心,很多原本只要花一点点钱甚至不用花钱的资源,很可能因为对我们公司的不看好而坐地起价。”

    “所以您看,要不等会儿我联系下媒体开个新闻发布会?或者我们官博上面说一句?这么离谱的猜测,我想只要我们官方发出声音,就能立刻解决的。”

    秦可和苟一点本来是想要辟谣的,毕竟这个谣言真的也是够无聊,而且很影响他们两位玩家之间内部的和谐,但是一听陈相小助理这么说,两人瞬间就变了态度……

    “辟谣?没必要。”苟一点表示。

    “你也说了,这种谣言有够离谱的,怎么可能会有人信?清者自清,谣言止于智者,造谣一句话,辟谣跑断腿……这种不明智的事情我们不用做,等最后他们等着等着发现公司根本没有大变动,就知道之前的都是谣言了。”秦可还是愿意和自家小助理多解释几句的,把陈小助理忽悠了一顿之后,让他得出了“不辟谣比辟谣更好”的结论。

    “那我们就忽略这件事情了?”

    “对,忽略把忽略吧。”这种危害公司稳定的事情,能多来几个那就更好了!

    娱乐小萌的视频发了有半天之后,其他自媒体人纷纷效仿鼓吹“秦家娱乐两老总PK,公司即将倒闭”的言论,一天后,观望了许久的大媒体看秦家娱乐至今未对这言论做出任何反应,忍不住猜测——

    “不会那个叫小萌的猜的是对的吧?”

    “秦家娱乐那两位总裁这一次真的是在打擂台?”

    见各自媒体靠着发布这样的消息就吸引了上万的粉丝,这群人也蠢蠢欲动了。

    鼓吹秦家娱乐就要倒闭这样的新闻,他们作为必须要讲真话的媒体是不敢说的,万一人家公司秋后算账可怎么办?

    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就蹭不到热度。

    “比如,我们完全可以做个投票器啊,他们俩不是要打擂台吗?我们可以把两部作品都介绍介绍,然后鼓动观众来投票嘛!”

    “这样的话,把事情娱乐化,人家也抓不到我们把柄,我们还能蹭到热度!完美!”

    谣言出现的第七天,各大媒体纷纷发布娱乐投票栏,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发布投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我在融合世界里破案》VS《猫与烟花》,你更喜欢那部作品?

    秦总和苟总,你觉得谁更适合当秦家娱乐的掌舵手?

    秦家娱乐内部作品PK赛,你预感谁会赢?

    一时间,观众都炸了。

    第169章 卡在游戏里的第一百六十九天 我的纪录……

    一开始看到各大媒体放出这种PK投票的时候, 网友们是懵逼的。

    先看到的是第一个投票,关于两部作品的。

    《我在融合世界里破案》他们倒是知道,最近都在追, 哪怕不在追的, 只要上网就能看到盆友圈、围脖大V各种的评论和摇旗呐喊,虽然不知道主演都有谁(毕竟主演名单那么长),但每个案子的死者和凶手他们都被剧透得差不多了(因为每一个案件都有观众在真情实感的分析案情找凶手)。

    但是《猫与烟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