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后宫·如懿传 > 正文 第279页
    太后冷冷笑道:“哀家舍不舍得,是哀家说了算。你既然来了,哀家也不能不罚你,可为什么罚你,哀家也不能张扬。不是为了你,是为了皇家的颜面。这件事,哀家便记在心里,你走吧。”

    如懿心头一松,忙道:“多谢太后。那么愉妃……”

    太后眼皮也不抬:  “你都走了,哀家还留她做什么,一起走吧.”

    如懿如逢大赦,忙与叶心一起扶了海兰出了慈宁宫。海兰紧紧扶着她的手,一步一步走得极慢极慢。她站在风口上,任由眼泪大滴滑落在天水碧的锦衣上,洇出一朵朵明艳的小花:“我以为姐姐恨我狠毒,再不会理我了。”

    如懿凝视着她:“我早说过,你做与我做有什么区别?我不原谅你,便也是不原谅自己。念头是我自己起的,只不过你伸出手做了。做得绝与不绝,原不在你我,而在皇上。”

    海兰的轻叹如拂过耳畔的风:“姐姐从冷宫出来的那一年,曾告诉我会变得更决绝狠心,不留余地。可今时今日看来,姐姐还是有所牵绊。我一直想,皇上能做到弃绝父子之情,姐姐为何做不到?”

    如懿语气沉沉:“因为我从未走到皇上站过的地方。高处不胜寒,皇上与我们看到的、感受的,自然不一样。”

    海兰望着如懿,替她拂了拂被风吹乱的金镶玉步摇上垂落的玉蝶翅萤石珠络:“所以我希望姐姐可以站到和皇上并肩的位置,和皇上一样俯临四方,胸有决断。”

    如懿的笑凝在唇际,久久不肯退去:“这是我的愿望,也是乌拉那拉氏的愿望。虽然我知道还有些难,但我会努力做到。”

    叶心忙道:“娴贵妃这些日子忙于料理六宫的事,很少和我们小主来往,我们小主虽然不说,但心里不高兴,奴婢是看得出来的。”

    海兰嗔着看了叶心一眼,泪中带笑:“其实这些日子我一直想,若是姐姐一直和我生分下去,咱们姐妹会生分到什么地步?”

    如懿笑道:“现在还这么想么?”

    海兰思忖片刻:“现在我想,若是我们姐妹连这样的事都没有生分,以后还会为了什么事生分呢?”

    如懿浅浅笑道:“多思多虑,还不赶紧回宫,治治你的膝盖呢!”

    如懿搀着海兰慢慢走在长街上,远处有明黄辇轿渐渐靠近,疾步向慈宁官走来。如懿微微有些诧异,忙蹲下身迎候:“皇上万福金安。”

    皇帝脸上有着深深的关切与担忧:“从慈宁宫出来了?太后有没有为难你们?”

    如懿不知就里,忙道:“这个时候皇上不是刚下朝么?怎么知道臣妾与愉妃在慈宁宫?”

    皇帝道:“太后身边的宫人来传话,说你与愉妃在受责罚,朕刚下朝,便赶来看看。”皇帝执过她手,温言道,“不要紧吧?”

    皇帝的日艮底似一潭墨玉色的湖,只有她的倒影微澜不动。如懿心头微微一暖:“皇上放心,已经没事了。”

    皇帝微微颔首,柔声道:“你和愉妃先回去,朕正要去向皇额娘请安。”二人退到一边,眼看着皇帝去了,自行回宫不提。

    第二十八章    媚好

    皇帝进了慈宁宫,笑吟吟行了一礼:“皇额娘正用早膳呢,正好儿子刚下朝,也还没用早膳,便陪皇额娘一起吧。”

    太后招招手,亲热地笑道:“只怕慈宁宫的吃食不合皇帝你的口味。福珈还不替皇上把冠帽摘了,这样沉甸甸的,怎么能好好儿用膳呢。”

    福珈替皇上整理了衣冠,又盛了一碗粥递到皇帝手边。皇帝一脸馋相,仿佛还是昔日膝下幼子,夹了一筷子酱菜,兴致勃勃道:“儿子记得小时候胃口不好最喜欢皇额娘这里的白粥小菜,养胃又清淡。皇额娘每天早起都给儿子备着,还总换着酱菜的花样,只怕儿子吃絮了。”

    太后欣慰地笑,一脸慈祥:“难为你还记得。”她看皇上吃的欢喜,便替他夹了一块风干鹅块在碗中,“纯贵妃病了这些日子,皇帝去看过她么?哀家也知道她病着,吃不下什么东西,就拣了些皇帝素日喜欢吃的小菜,也赏了她些。”

    皇帝喝完一碗粥,又取了块白玉霜方酥在手:“儿子去看过她两次,不过是心病,太医使不上力,朕也使不上力。”

    太后微笑着瞥了皇帝一眼:  “太医无能,治不好心病,皇帝难道也不行么?”

    皇帝唇边都是笑意,仿佛半开玩笑:  “儿子要治好她的心病,就得收回那日说过的话,得告诉纯贵妃永璜和永璋还有登上太子之位的可能。儿子还年轻,空口白舌地提起太子不太子的话,实在没意思。”

    太后叹口气,替皇帝添了一碗枸杞红枣煲鸡蛋羹,温和道:“慢慢吃那酥,仔细噎着。来,喝点羹汤润一润。”

    皇帝快活地一笑:“多谢皇额娘疼惜。”他吩咐道,“毓瑚,朕记得娴贵妃很爱吃这个白玉霜方酥,你取一份送去翊坤宫。”

    毓瑚忙答应着端过酥点去了。太后饶有兴致地看着皇帝:“皇帝到很在意娴贵妃啊。”

    皇帝生了几分感慨:  “潜邸的福晋只剩了如懿一个,多年夫妻,儿子当然在意。”

    太后并无再进食的兴致,接过福珈递来的茶水漱了漱口:  “皇帝是念旧情的人。裒家冷眼看着,你的许多嫔妃,年轻的时候你待她们不过尔尔,年岁长厂倒更得你的喜爱了。譬如孝贤皇后,皇帝哀思多日,从未消减。但有件事皇帝也不能不思量,后富不可一日无主。否则后位久虚,人心浮动,皇帝在前朝也不能安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