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中餐厅之从明日之子开始 > 【21】故事里的事说是也是【第四更】
    “噗嗤……”

    “这个形容词也太现代了吧。”

    “哈哈哈哈……”

    “不行了,我都已经笑出猪叫了。”

    “我比你好一点,只是笑出鹅叫。”

    ……

    观众们纷纷被这逗比的语言给逗乐了,再加上他此时变幻了声调,显得格外的幽默。

    而薛洋也一本正经的研究了一下这个所谓的空城计:

    “第一,你不就是怕他城中埋伏了军队吗,派一个侦察连进去看看,探个虚实可不可以?”同学们一想,对啊,好像tg简单的嘛。

    “第二,司马懿亲自来到城门楼下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面神色自若,琴声不乱,说明距离很近,看得见听得清,那你派一个神箭手把他射下来行不行?”这个似乎也tg有道理。

    “第三,根据这个郭冲的说法和《三国演义》的说法,两军的军力悬殊是很大的,有说司马懿带了二十万大军的,有说司马懿带了十几万大军的,反正至少十万,你把这个城围起来围他三天,围而不打行不行?何至于掉头就走呢?所一是不合逻辑的,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子虚乌有。”

    怀疑空城计的人很多,举出论证的人也很多,但是向这样简单的说出来的,却是很少。

    薛洋继续往下讲,各种知识开始出现,各种解释、各种介绍也开往外涌。

    文化名人,古代制度,地方风俗,随手拈来,侃侃而谈。

    听得苏又朋一愣一愣的,毕竟他也只是一个明星,不是一个专业的历史研究家,所以在这方面不是很专业。

    但他也同样的很惭愧,他的年龄加起来比薛洋大十多岁,但是在这方面,他却比不上。

    “我就想起来清代有一个剃头匠在门口贴出一幅对联来,倒是蛮像关羽的口气,怎么说呢:‘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我不知道有人敢去剃头不?”

    随着薛洋的讲述,历史的固定形象已经在观众们心中有了些许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过去,眼看着马上就要到科尔马了,薛洋在收尾之前,就三种形象进行了分析和讲解。

    三种形象,也即是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

    “三种形象,各有各的道理。那么我们这个系列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三种形象都告诉观诸位同学,然后进行讨论。”

    “也就是说我们要做三件工作:第一是还原,就是还原到历史的本来面目。”

    薛洋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第二是比较,就是比较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有什么不同。”

    “第三是分析,就是分析一下这个形象为什么会演变。”

    随着薛洋讲述的越来越深入,苏又朋便愈来愈佩服。

    这样就三种形象进行论证,也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将资料都收集好的。

    这样说来,他也是花费了很久才得出的结论。

    甚至比一些专家教授还要专业。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宋代词人张升的词说,‘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实际上进入渔樵闲话的又何止是六朝兴废事呢?”

    “那是可以包括一切历史的,正所谓,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此时车子在行驶了三个小时之后,停了下来,而薛洋也就此做了结尾语:“科尔马到了,戏说三国,就此打住!”

    下车!

    ……

    求鲜花评价票收藏!!!!!!!!!!

    m.